您现在的位置: 达州开放大学>> 教学服务>> 特色资源>> 学历教育>>正文内容

学历教育

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与研究

摘要:随着无线网络的全面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4G网络的普及和WIFI 热点的大量覆盖,标志着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也意味着移动学习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自由便捷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手持式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交流和学习。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并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本单位的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资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这些探究,旨在为研究和开发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帮助和实践经验指导,从而使大家能够开发出更多适用新环境和新形式下的有实际意义的移动学习资源。

 

关键词: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资源  数字学习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随着无线网络的全面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已经让移动设备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须品。特别是参加继续教育的各类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来进行移动学习更是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学习者可以利用手机、iPad等各种类型的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开展移动学习。

尽管移动终端与移动网络服务条件都已经日趋完善,但是目前优质的移动学习资源还是比较缺乏。因为目前现有的很多数字资源都是在网络教育阶段制作的提供给各类网络教育的学员进行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是针对网络学习设计的,适合在传统网络机房,以传统的课堂学习形式为基础使用,但并不符合移动学习的特点,从而在移动终端中使用经常出现效果差,无法坚持,甚至没有任何点击量的情况的发生。

继续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在传播途径上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 80 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代表,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现在,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悄然兴起,全球范围内刮起一阵远程学习的狂潮。而网络视频公开课作为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大批教师和学生的关注。许多的国际一流大学的免费课程进入中国互联网,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在线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远程教育不再只是获得一纸文凭的手段,而是真正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最“潮”方式。

另一方面,4G网络的普及和WIFI 热点的大量覆盖,标志着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据工信部统计,移动网民在整体网民中占比已达到95.1%(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6月23日),现在这个比例还在继续增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超越桌面互联网用户数量,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已成事实。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人均上网时长超过PC 互联网。可见,网民数量和上网时长的“双超越”,为远程教育向移动平台转换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人类社会进入了移动时代,移动技术在人类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上网成本的下降,远程学习者都希望更灵活地享受教育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由此可见,远程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向移动平台转换,第四代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远程教育呼之欲出。

我国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企业和学校教育部门。国际远程教育界的专家戴斯蒙德�基更于2000年在上海电大40年校庆的“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中外专家学者报告会”上所做的“D-learning. E-learning. M-learning”的报告,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学习发展的新阶段引入我国。国内最早研究移动学习有黄荣怀教授的《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一书,王建华的《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祝智庭、顾小青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等。

(二)移动学习的概念与特点

1、移动学习的概念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支持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爱尔兰教育技术专家“基更”(Desmond Keegan)根据学习的形式与手段的不同,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From d-learning, to e-learning, to m-learning))。

(1)、D-learning(distance learning,远程学习)。特点是已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分离,教与学的活动不再是同步的,为学生开发学习材料和提供学习支助服务的远程学习系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上主要使用印刷材料、音像带等载体,师生主要是通过信件、电话进行交流;

(2)、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电子学习)。特点是实现了远程的面授教学(teaching face-to-face at a distance),这补偿了远程学习的一些天生不足。主要使用卫星电视、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英国的开放大学、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在80~90年代末都采用了这些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M-learning(mobile learning,移动学习)。这是远程教育的新的发展阶段。特点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由的学习。它采用的技术是移动通讯装备和Bluetooth, IEEE802.11等无线通讯协议。移动学习的特点

2、移动学习的特点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形式,并有可能成为远程学习的一种主流形式,移动使通过对话、知识共享和实境性的学习成为可能,可以为学习者在他们需要的地点提供知识和获取信息,把人们从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彻底的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移动学习相较于其他的学习方式,有如下特点:

(1)、形式上的移动性。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学习终端进行学习,使得学习者不再受传统教学固定场所和有线网络的固定接入点等外在条件的限制,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内容的学习,极大地利用了闲散无聊的时间。

(2)、学习内容的微型化,移动状态学习和固定状态学习有本质的不同,移动学习是在一种非“固定”状态的学习形式,注意力高度分散,对零碎知识的小容量的学习,其学习移动性、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学习时间的片段化等特点都要求学习内容短小精简。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材料的小规模,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进行受外界干扰较小的学习内容应该成为资源开发的接入点,简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3)、学习技术的融合性,移动学习是将无线移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交互技术、软件技术等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技术使得学究意义习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习环境中,拓宽了学习发生的范围,使得学习可以发生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三)移动学习资源的研究意义

中国自提出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来,不断在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会,让普通大众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终身学习。进而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而移动学习的方便、灵活等特性,可以满足大众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的需求,为贯彻和实施终身学习的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想学,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不再像以前一样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移动学习资源的研究在国内一直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资源的教学设计研究,资源的内容设计,资源的开发、应用及评价等。随着移动学习理论的不断成熟,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也在日益丰富。

纵观通讯技术和各种终端设备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无疑成为了全面实现终身教育和大力提高全民素质的绝佳选择。但就目前移动学习的现状来看,虽然硬件方面已经具备了充分条件,但在学习资源方面却还有很多的空缺,远远还不能满足各各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的需求。通过开展对移动学习资源的课程设计研究,可以为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和选择的模型,为开发出满足各种需求的移动学习资源助力,也为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四)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并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本单位的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资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这些探究,旨在为研究和开发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帮助和实践经验指导,从而使大家能够开发出更多适用新环境和新形式下的有实际意义的移动学习资源。

二、动学习资源建设的整体思想和方案

移动学习是一种数字化学习产物,是让学习者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学习。任何完整的学习系统应该由课程资源设计、教学与系统管理、学习支持服务等多部分组成。各个组成中,课程资源被学习者作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载体。不管是E-learning学习系统,还是我们的移动学习系统,学习资源和建设都是系统的核心。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习的特殊性,对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1、移动学习的学习形式是“移动”的。斯坦福学习实验室的研究表明: 人在“移动”中,是注意力的高度“分散”相关联的,学习者在一定的“零碎”时间中进行学习,移动所带来的各种新的学习上下文的关联及其传递性。

2、移动学习的灵活性,分散性很强,对内容的获取也比较不确定,而对信息回馈能快速反馈,内容要求简单,这些特殊性体现了移动学习资源信息内容的承载量微小而精致。

3、移动学习资源主要是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由于设备显示屏小,因此要求移动学习页面较小,导航和菜单简单明了,内容的表现形式以文本、图片为主,尽量少用视频等动态显示方式。

(一)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

移动学习资源指的是综合组合各类数字化的媒体( 如音频、视频、程序性软件、网络等) 来呈现知识、信息的材料。除了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外,移动学习资源建设还应遵循下述原则。

1、便利性原则

学习地点的不确定性是移动学习的最大特点,由于学习地点的移动性,学习过程无疑会受到干扰,因此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上坚持适合的原则,开发在移动学习环境下最适合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2、易用性原则

指移动学习资源的呈现形式应简洁明了,界面操作容易上手。由于移动学习设备本身的特点( 如屏幕小,操作不便) 和无线网络速度的限制,移动学习资源的知识内容应当言简意赅,以弥补上述方面的不足。

3、专题性原则

由于移动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应当主要围绕一个具体专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的思维目的性,使参与者每完成一次学习都能对这个专题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或者技能。

4、个性化原则

没有完整的学习时间是造成多数人的学习资源总是出现“第一页”现象的主因。如果知识点过于系统,而这些系统的知识点如果中断必然会引起学习者的挫折感心理感,成为成人移动学习者的障碍。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时应该遵循零散的基本原则,给成人学习者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学习成就感,从而达到心理上有效学习。

(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过程

根据相关标准学习理论和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还有对学习者充分理解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过程模型:

1、前期研究。

从教学设计思想及软件工程的角度对移动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目标和系统软硬件需求,程序总体框架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的原则: 便利性、个性化、融合性、持续性,易用性。

2、理论运用。

在设计时引入微型学习理论、建构学习理论。如微型学习理论是针对移动学习“非固定”。构建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将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效率。

3内容设计。

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处于“非固定”状态,注意力高度分散,不能依赖学习者自身学习动机和兴趣。以便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的同时保证学习效果,并能维持不断激发参与者的兴趣。

4、结构设计。

根据学习的内容的知识点,模块化设计学习资源,同时松散的知识关系。松散的知识关系要有不同的知识点呈现,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学习技术支持

移动学习资源开发需要借助当前流行的技术条件,包括移动开发工具包(SDK),J2ME、Flash Lite 等程序,以及支持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不同操作系统(如安卓、IOS、微软等)等开发移动学习资源。考虑到本系统的跨平台性,故主要对以下技术支持做具体分析:

1、操作系统

提供IOS(苹果)和Android两种操作系统的移动学习客户端,全世界范围内安卓和苹果手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基本覆盖了大部分手机用户。

2、编程开发语言

Java 还具有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性等特点,通过库函数可以在使用网络上的文件时和使用本机文件一样容易, Java 程序语言的以上特性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编译基础和便利。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作为一门格式标准语言,非常适合网络数据传输,。XML 语言在数字化学习管理中能够顺利通过现有HTTP 传输协议,实现数据可靠传输;其管理和存储格式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以上特性可以有助于实现移动学习资源兼容与。(四)移动学习资源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原则(图1: 移动学习资源的教学需求图)

图1:移动学习资源的教学需求图

移动学习教学和普通教学设计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特点。移动学习教学的设计基本原则包括以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在情境中展开,是一项真实的任务。根据建构主义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学习环境的选择或创设都要围绕学习者而进行,区分学习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强化内环境,弱化外环境,并搭建移动学习的平台。

(2)教师的引导一定要具有连续性、逻辑型,能够很好的指引学习者完成意义构建,激励他们经过探索对学习任务和知识达成一致共识,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3)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协作的学习形式通常表现为小组形式。可以克服由于迷茫和经验不足而带来的困难。协作学习更有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互相帮助,通过交流对某一问题达成一定的认识,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4)移动学习设备的充分准备和简单化的移动学习系统的搭建。移动学习借助通讯技术等高科技开展移动式的学习,学习是目的,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学习支持,完全取决于学习内容并服务于学习过程,为了降低由于学习系统和技术带来的阻碍,移动学习的平台也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难度不宜太大,对移动学习者的学习信心也会造成的打击。

2、设计步骤

考虑到以上原则,我们在设计移动教学的时候考虑了以下设计步骤: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设计开展的逻辑起点。教学目标的来源是比较广泛的,如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列表、学习需求的评估结果等,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学目标要简洁概要,以便适合学习者在零碎的时间和情境下掌握教学目标的要求。

(2)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是教学设计前端分析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学习内容的知识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竞走、打拳等。本研究中“教育技术”的定义则是描述性的概念知识,是对其定义以及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基本内容的阐述。

(3)学习者分析

开展移动学习的学习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成人学习者,他们一般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主要利用工作和生活之余来学习。但是在较为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中,对于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专业知识基础,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所以在资源设计过程中语言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1. 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课堂学习环境下具有教师参与的移动学习的特点,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验学习理论和协作学习理论的思想,结合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提出了以下适合课堂学习环境下具有教师参与的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图 2:课堂教学下具有教师参与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

             图2: 课堂教学下具有教师参与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

  1. 教学资源设计

移动学习材料是移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知识来源,主要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素材(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移动学习材料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呈现的,学习者所看到的学习材料是经过精心设计并开发出来的,包括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媒体选择等,由此可以看出,螺旋式的知识排序策略更加适合移动学习随时、随地的特性。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与前期分析的相关信息,所以学习活动的设计不能仅以在线阅读或观看的形式呈现,过于单调的学习形式不利于移动学习效果的提高

5、学习环境和交互设计

教学设计者对移动学习环境外界因素的可控性不高,因为这是学习者自己选择的,但对于移动学习情境设计者可以有效控制的。学习情境主要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故选择螺旋型排序方式作为该知识点的排序策略。但是仅通过简单文字的呈现和知识点的罗列并不能获得良好的移动学习效果。此时就需要对学习活动情境进行设计,学习过程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能更好的融入到移动学习中。

三、本课题的设计和开发

(一)本课题进行的前期调研

1、调查的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

2、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包括参与问卷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移动学习的参加情况,移动学习资源的使用意向,特别是对学习资源的时长、类型、种类进行了调查。

3、调查的过程:使用问卷星制作了《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与研究的问卷调查》,并通过达州广播电视大学班主任发送链接到各个班级群进行调查,然后通过问卷星后台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4、部份调查结果图表:(图3:移动学习资源时长调查,图4:移动学习资源媒体承载形式调查,图5:移动学习资源类别调查。)

图3:移动学习资源时长调查

 

图4:移动学习资源媒体承载形式调查

图5:移动学习资源类别调查

(二)本课题的整体设计

系统的设计遵循了UML规范,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 是业务和软件应用建模的标准语言,不仅是一种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建模语言,而且可以接受很多不同的建模类型,包括解释业务处理的模型、事件流、查询序列、数据库、体系结构等。UML适用于各种软件开发方法、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种应用领域以及各种开发工具,它是一种总结了以往建模技术的经验,并吸收当今优秀研究成果的标准建模方法。作为一种可视化建模语言,UML共定义了10 种模型图。这些模型图可归纳为3类模型:需求模型、对象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需求模型是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主要用于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对象模型是从开发人员角度详细的描述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是从系统设计人员角度整体描述系统。静态模型是UML的核心模型,包括6种图形:(1)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描述了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 从外部执行者的角度来理解系统。这样多个设计者便于更好的相互理解,同时分工明确。

移动学习支持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模块:信息管理功能、课程管理功能、交互管理功能、评价分析功能、练习测试功能和可扩展功能等,并分别对应于学习者端和后台管理端。本系统的系统功能逻辑结构图如下(图6:移动学习支持系统功能图):

                图6:移动学习支持系统功能图

(三)各子模块设计

基本教学教务系统设计采用了UML的用例图先导入,基本用例图如下(图7:移动学习支持系统用例图):

图7:移动学习支持系统用例图

     

1、学习管理子系统

学习管理系统不仅是促进教学过程实现信息化的系统,也是一种利用服务器的数据管理功能和网络的交互通信功能对相关教育教学事务进行管理的系统。根据本论文中对移动学习资源定义的界定,是为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组织、,故移动学习管理系统中为学习者提供的各种服务也属于移动学习资源的范畴。平台通过PC端的系统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考试管理,培训管理,发布管理,统计管理等管理模块支持PC端,移动端,微信端等不同移动终端学习内容的建设和管理。

2、资源管理子系统

资源管理子系统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后台管理人员或教师,其主要是对学习资源和服务进行更新、监控和管理等,其具体功能包括学习者信息管理、课程管理、交互管理、和可扩展功能等。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的同时,不断完善系统资源,为移动学习者获取准确、有效的学习信息与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教学分析子系统

教师分析子系统主要是对教学管理者开发的,功能在于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监控,教学数据的收集统计,并且能够把握整个教学模型的完整开展,根据不同的课程和学习内容改变教学策略。这部分还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

(四)资源建设的部署和实施

1、系统部署

我校目前使用中国电信光纤专业100M接入互联网,千兆局域网已覆盖全校,所有办公和教学用计算机均能通过局域网接入互联网;建有一间教师备课专用机房,安装了正版的专业课件制作软件Lectora;建有6间48座的学生机房,建有5间专业化多媒体教室,对传统教室的多媒体改造也已纳入工作计划;WIFI信号已全面覆盖办公区域和学生机房区域,实行无线上网认证服务。这种全覆盖的移动网络特别适合移动教学。其拓扑图如下(图8:校园网络拓扑图):

图8:校园网络拓扑图

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部分服务器进行移动服务的构建,其中包括了web服务,后台服务,采用Jaa Tomcat, 数据库使用mysql开源数据库的主从模式,资源构建使用了流媒体服务。考虑到访问量过大的情况,我们在前端做了负载均衡,使用nginx服务。服务架构如下(图9:移动学习服务架构图):

图9.  移动学习服务架构图

客户端参照e-Learning通行的国际标准—SCORM1.2,运用移动开发技术开发了兼容SCORM的学习记录规范,在手机上实现了讲解视频、章节目录、讲义同步播放、暂停、前进、后退、切换等操作。下图是界面截图(图10:移动学习页面样例,图11:移动学习页面样例2):

图10:移动学习页面样例1

图11:移动学习页面样例2

后台管理系统是对整个前台所展示的所有内容的支持,包含课程,消息,新闻,班级,用户,学员,考试,论文等等信息的支撑,通过后台将前台信息的通过一定的结构进行归纳、整理、结合组成前台重要的展示内容,下图是某课程的管理:

图8.  移动学习后台页面样例

  1. 移动课程实验的实施

移动学习系统搭建成熟后,我们选择了《教育学》的《教育心理学》作为试点课程,因为这门课便于在校园教室参观考察学习各个老师,在移动的环境中展开教学。

3、教学内容分析。

(1)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是一项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不仅要懂得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学会运用一些课堂管理的技术。

(2)学习环境选择。主课在本班教室进行,学习形式以移动学习为主,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学习。

(3)学习支持。手机(具备上网功能),学习系统。并且开发了专门的课堂跟踪系统,便于学生记录反馈课堂观察情况。

(4)教学任务。基本的课堂教学管理和纪律气氛管理知识。在线部分,通过课外的在线学习。

(5)学习目标要求。 学生必须每人配备一部能够上网的手机,学生对互联网有一定了解,能够利用手机登陆互联网,并利用网络寻找相关资料。

(6)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校选择了一个班的小教大专学生,互联网运用比较熟练,有一定的网络在线学习的经验。

(7)教学策略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产生式和替代式相互结合的策略,整个学习过程中既有教师的参与、指导,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顺序,监督教学过程,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利用网络的能力。

(8)学习策略。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策略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带着一定的任务,借助手机,在真实环境教学环境中完成已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顺应的过程,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9)学习资源设计。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根据需要进行查找,百度百科、丁豆等网站也能够提供大量的资料。

(10)总结与强化练习:分析考察的过程,把最有心得的小故事上传到服务器课件讨论区,大家可以自由浏览和讨论。并且设计了10分钟在线教学视频,要求学生上传,进一步巩固了相关的知识。

四、总结和进一步的工作

虽然移动学习并不能、也不会取代任何一种教育形式,但是,它旨在提升与丰富已有的学习形式、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成为学校教育、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重要选择形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随着移动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相关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移动学习必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促进教育的规模化和个别化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在下一步工作中应适时引进大数据分析功能。大数据应用于移动学习,通过对学习者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实现对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使学习者的学习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教师通过对学生海量数据的分析,掌握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特征,并为每个学生提供自适应学习资源,使其利用自适应学习资源展开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由教师在线指导,从而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整个学习过程中,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导与监控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实时记录下来,为其下一轮学习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最终使他们的学习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国杰.智能手机-理想的移动学习终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68.

[2] 余胜泉, 毛芳.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 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EB/OL],http://www.etc.edu.cn/academist/ysq/feizhengshi.htm.

[3] 李友欣.手机移动学习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4]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37.

[5]吕会红,柯晓华. 《计算机基础》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探讨[J].福建电脑,2014,5,49-51.

[6]Iskander S�nchez-Rola.Mobile NBM - android medical mobile application designed to help in learning how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interest in the brain’s white matter[J].BMC Medical Education 2014, 14:148.